優秀的企業是人才事業成功的載體,卓越的人才亦會助力企業走向成功。近年來,神木煤化工緊扣需求精準引才,立足長遠培育人才,聚焦產業用好人才,不斷“撮合”企業與人才這對“CP”雙向奔赴,為陜煤集團躋身世界一流企業貢獻了神木煤化工的智慧與力量。
牽好“姻緣線”,傾心“引”才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雷宏春在2024年工作會上強調:“要打造人才成長新高地,加快高層次、高技術、高技能人才引進步伐。”要想在日益競爭的人才市場中取勝,僅靠傳統“按圖索驥”是不行的。神木煤化工突破常規思路,聚焦全職引才,印發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增強了引才的針對性;除上級主管部門指定平臺與集團公司官網外,積極通過人才市場、相關高校、招聘網站、勞動就業部門、戰士退伍組織、內部推薦等渠道進行人才“搜尋”,樹立“大”人力資源庫的理念。2023年以來引進管理類碩博人才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人,碩士研究生94人,并柔性引進5名高層次人才,用于指導日常技術研發。通過內部推薦,成功招錄了1名211碩士研究生和4名省重點大學畢業生,大大提高了人才引進的“速度”與“準度”。
搭好“鴛鴦巢”,精心“育”才
平臺是人才施展才華的舞臺。神木煤化工主動作為,在安全生產、科技創新、管理提升、扭虧增盈、降本增效等重點領域為人才“讓位子”“搭臺子”“鋪路子”“送梯子”,助力其成長為行業的“頂梁柱”。一是以勞模、工匠、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為陣地,持續擴大愛科技、鉆業務的基礎;二是以“科學家”+“工程師”為依托,不斷探索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相結合的人才孵化體系;三是探索多元化產學融合模式,與北京化工大學、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榆林學院等多家高校在科技研發、人才引入、教育培訓方面實現良好的融合發展;四是打造“精英工匠”技能人才培訓品牌,積極探索“5+3+2”課程運行,不斷完善“三維兩環”考核體系,形成一套以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力量為特色的神木煤化工技能人才培養模式。
造好“喜鵲橋”,真心“留才”
“思人才之所思、想人才之所想。”公司不斷完善留才機制,多措并舉吸引人才“落地生根”。印發了《關于落實高水平人才津貼的指導意見》,使用“真金白銀”的獎勵政策,支持所屬單位引進和留住高精尖缺人才;天元公司對職工食堂、圖書室等基礎生活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不斷改善人才生活環境;富油公司啟動富油佳園(職工公寓)建設項目,并在寒暑假期間持續開展職工子女托管服務,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能源公司關注人才的“合理訴求”,在釘釘 APP 上設立了“一線通專列”,及時解決人才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所屬單位把人才關心的“關鍵小事”視為拴心留人的“頭等大事”,全力以赴為人才提供生活保障、學習休閑等全方位服務,用“熱心真誠”讓人才“留得住”。
立好“風向標”,悉心“用才”
神木煤化工始終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從多維度挖掘人才,推動干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建設。公司認真組織了三批“以干代訓”,選拔了37名業務骨干到機關本部進行輪訓,并推薦1名干部到所屬單位“掛職鍛煉”,實現人才的雙向交流使用;通過職業技能大賽、崗位練兵、班組長培訓、以干代訓、內訓師競賽等人才交流培養機制,充分挖掘人才潛力,發現人才亮點,為人才搭建了職業發展的“快車道”。2023年以來,神木煤化工共有121人獲得崗位晉升,聘用中層管理干部30人,其中22名為80后,6名為90后,80后和90后管理干部占比93.3%,干部隊伍呈現出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任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