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源公司完成污水處理生化指標改造項目,解決了1#2#氧化池溶解氧不達標、水量偏流、水池水位不平衡,曝氣量不均衡、易堵塞、維護頻次高等諸多問題。
據了解,能源公司污水產水COD化驗一直使用傳統較落后的電磁爐手動加熱蒸煮重鉻酸鉀法進行滴定分析,化驗操作較繁瑣,存在火災、灼燙等風險,且原有污泥處理系統采用的傳統帶式污泥壓濾機不利于維修,導致生化系統污泥難以排出,從而引起出水懸浮物、污水處理各項指標超標,甚至系統崩潰等難題。
年初,能源公司成立攻關小組,拿方案、定措施,以外出對標榆橫高新污水處理廠和調研檸條塔污水處理廠為契機,經過反復研討、論證,最終確立此項對標優化改造項目。利用日常設備檢修的空檔期,在曝氣管道進氣處加裝閥門進行控制進氣量,有效地控制風量,并在1#2#O級氧化池中間池壁打孔,平衡水量,達到曝氣均衡,污水水質達到了預期目標。此外,項目選用了疊螺式污泥脫水機即全自動控制柜,安裝2#風機變頻,不僅縮小容積,達到充分脫水的目的,還有效提高自動化程度和控制精度,綜合節電率達到了0.4%,為污水處理“安穩長滿優”運行提供了保障。
此次污水處理改造項目投運后,各項指標均合格回收,污水水質COD指標降至15—30mg/L、氨氮降至10mg/L以下、厭氧池溶氧降至300ppb以下、水解酸化池溶氧降至200—500ppb、氧化池溶氧降至2000—4000ppb,采用在線自動分析儀代替原手動分析法后,全年節約費用1000元。項目實施后,污水處理同步實施了無人值守模式,減少崗位編制4人,節約人工成本7.2萬元/年。2#風機加裝變頻后,可根據工藝需求調節供風量,有效節約用電 20.35kw,節約用電成本10萬元,改造后污水處理實現外委轉自修,節約外委檢修費用約16萬元/年,累計創效33.3 萬元,推動污水處理提質增效再上新臺階。(張忠懷 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