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最具有決定性的力量。發展新質生產力,賦予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以新的內涵,對當下人才隊伍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促進人才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培養和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新時代產業工人,4月18日,神木煤化工第一期“精英工匠”素質提升培訓班正式開班。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對標高質量發展目標,構建匹配新質生產力發展要求的人才培養體系勢在必行。針對企業發展過程中一線技能操作人員數量和質量不匹配的問題,神木煤化工堅持以優化結構、提升技能、強化素質為導向,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弱什么、強什么”的原則,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創建具有神木煤化工特色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為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力。
嚴于律己,精益求精
“精英工匠”素質提升工程采取脫產式集中管理,通過軍事化訓練、課堂教學、實操仿真、主題研討、分享交流、實訓研學、書籍閱讀、視頻教學等環節,實現融合互補和靶向施訓,充分激發學員自主學習興趣和探索研究的積極性,讓學員聽講有效率、討論有意義、實訓有成效、表達有思想。立體精準評價,發揮量化考核管理、約束、激勵、鼓舞作用,全程突出“嚴”的基調,嚴格管理、嚴格考核、嚴肅紀律,讓學習過程看得見、成果看得懂。
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培訓內容堅持以企業發展、崗位特點、學員需求“三結合”,針對一線技能操作人員的痛點、難點量身定制培訓“套餐”,變“教什么學什么”為“缺什么補什么”,反復打磨課程設置,讓課程點準“穴”、學員愿意學。培訓內容不僅涵蓋了技術技能提升所需,還融入了企業文化、綜合素養等教育,并按照2:3:5設置課程內容。通過線上效果評估和合理化建議征集等活動,及時了解學員培訓效果,發現培訓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逐步完善培訓體系,讓培訓實現了“本土化、特色化”。
培訓通過變“單向被動灌輸”為“多向互動實訓”,用“實戰”檢視學習成果。以“實操演示+分組訓練+現場答疑+崗位實訓+交流研討”相結合的實操模式,緊貼崗位特點,使學員系統掌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其快速解決生產現場沖突和異常。讓學員做到心會與手會同步提升,聽明與用明相互促進,及時知曉不足,在練中學、在評中思,真正做到了讓培訓“活”起來,見實效。一堂堂精彩授課、一場場經驗交流、一次次實踐操作讓大家直呼真“解渴”。參訓學員紛紛表示受益匪淺,“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帶回工作崗位,與公司的生產實際結合起來,把所學內容運用于日常工作實踐中,更好地服務于班組、車間及公司管理中。”參培學員王小鵬說。
創新離不開技能人才的精湛技術、精工精神。當前,技能型人才技崗不匹配、社會認可度不高仍是制約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因素。公司將加大“精英工匠”培育力度,集聚黨、企、校三方優質資源實現辦學入企,以人才培養之“質”驅動科技創新之“質”,進而提升新質生產力之“質”,打造陜北區域知名、具有神木煤化工特色的技能人才培訓品牌。(任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