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神木煤化工公司扎實落實陜煤集團各項決策部署和“八個聚焦”工作總要求,以“三個提升年”活動為抓手,不斷提能力、轉作風、抓落實、促發展,交出一份來之不易、令人鼓舞的“亮眼答卷”。
經濟運行穩中向好,發展質效穩步提升
該公司全年生產主要化工產品548.6萬噸,發電28.2億度,實現營業收入165.5億元;有息負債壓降3億元,圓滿完成陜煤集團下達的3億元任務。能源公司提前21天完成年度發電任務;富油公司實現盈利5454萬元;天元公司、電化公司持續挖潛,一系列措施正在加力起效;泰和公司在承包經營情況下有效應對了市場波動;供銷分公司創下營收、利潤雙豐收佳績;特燃院在自主研發、產學研合作等多模式引領下,正在加速邁上科技成果產業化新臺階。
壓緊壓實責任落實,安全環保開創新局
扎實開展“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年”活動和環保提級達標工作,順利通過巡視巡查和環保督察兩項“國考”,全年安全環保生產形勢平穩,安全環保目標圓滿完成。天元公司、能源公司獲陜西省安全生產“先進集體”稱號,泰和公司成為陜北地區首家二級安全標準化蘭炭企業;天元公司、富油公司、電化公司獲評“國家級綠色工廠”,富油公司成為陜北地區首家煤化工行業環保績效B級企業。
厚植技術創新沃土,聚智賦能企業發展
成立蘭炭技術研發中心,推進30萬噸/年柴油提質增效項目、廢副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為企業轉型尋出路、解難題。全年新增授權專利57件,累計250件,其中“大型工業化低階粉煤回轉熱解成套技術開發與應用”獲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百萬噸級粉煤快速熱解制特種油品關鍵技術及產業示范”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科學技術獎特等獎。該公司16個項目在陜西省企業“三新三小”創新競賽中斬獲榮譽,9個職工創新項目獲全國能源化學地質系統優秀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獎,3個技術研究團隊入選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
用好用活“四個思維”,經營質量不斷提升
主動面向市場、融入市場、研判市場,設立市場管理部,每日研判市場,每月召開生產經營對標分析會,科學指導生產經營和庫存管理,形成“年度預算+月度滾動預測+日成本利潤核算”的預算管理體系。加強對標管理,先后到黃陵礦業、陜化公司等10多家企業進行對標交流,促進管理效能提升。3家涉及蘭炭生產企業裝置能耗水平均達到行業先進值,能源公司電石裝置單位產品綜合能耗達到行業領先水平,能源公司、電化公司獲得“電石行業能耗領跑者標桿企業”稱號。持續開展6S-CTPM精益管理,累計打造601個區域、813臺套設備,并全部通過驗收。
全面推進深化改革,虧損治理成效明顯
深入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堅持以“硬措施”落實“過緊日子”思想,全年降低資金占用6億元,實現效益1.9億元,爭取惠企政策資金近1億元。本部及特燃院圓滿完成2023年虧損企業治理目標任務。“十四五”人才隊伍建設目標提前兩年完成,目前高技術人才115人,高技能人才1174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243人。全面推進減員增效,累計減少機構8個,凈減員268人,降成本1517.11萬元。全年新增3名廠礦級技能大師、18名技術能手,現累計公司及以上級別技能大師、技術能手39名。
黨建領航激發活力,紅色引擎助力發展
深入開展主題教育,持續推進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創建37個黨支部品牌。舉辦“人人都是創效者,崗位就是利潤源”“揭榜掛帥”等活動,征集合理化建議139項,累計創效1億多元。深化黨建“兩項試點”工作,與北京化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交流50余次,解決企業關鍵技術“卡脖子”問題14項。該公司及所屬單位成功創建陜西省國資委、榆林市和神木市文明單位,鄉村振興工作連續4年被陜西省考評為“好”等次,企業文化工作獲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單位”稱號。(徐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