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對標管理項目深入推進精細化管理是電化公司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手段。今年以來,神木煤化工電化公司對標管理項目緊緊圍繞“降低能耗和綠色工廠建設”重點,合理確定對標課題,科學選定標桿,扎實開展對標管理工作,探索降本增效的新路徑,讓降本增效的果實更豐碩。
科學摻燒創效益全力以赴降成本
面對入爐燃料質價波動,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這一難題。2022年,電化公司積極開展內外部對標活動,確定干濕煤泥摻燒比例研究這一課題,向標桿看齊,努力克服困難,將原有濕煤泥摻燒系統經改造升級后調試使用,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干、濕煤泥摻燒比例,預計投入使用后按照最優比例進行摻燒,最終形成“取長補短”混配摻燒方式。另一方面,將電石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黑白灰、尾氣全部入爐摻燒,綜合來看,預計每月可降本40余萬元,為超低排放改造及節能、經濟、環保提供有利條件。
廢物回收再利用節能降耗我先行
走進電石分廠冷卻車間,滾滾熱氣撲面而來,出爐師傅們調侃道:“每天拿著工資免費蒸桑拿,這生活真是美得很。”在工人師傅們的話語間,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熱”情。電石液出爐時溫度高達1700-1800℃,采用自然冷卻降溫,大量熱能流失到空氣中。空壓機運行產生的熱能經水冷后大部分也排入空氣中。放任這些“多余”熱量游離不定,我們于心不忍。為了深入進行課題研究,電石分廠自斷后路(切斷原有供熱管路),前往石窯店礦業對標學習,開展技術研究,將冬季空壓機運行后的高溫油通過余熱回收進行供熱采暖,電石余熱回收的熱量作為熱源供蘭炭烘干使用,項目完成實施后,預計年可節約標煤約1070tce,降本約110萬元。另外,氮氣回收改造項目一方面將利舊原有的部分氮氣管道,另一方面每小時可節約氮氣約1440m3,每年可帶來綜合效益188萬元。廢物回收再利用實現了低能耗、好效益,為創造一流電石企業、綠色工廠奠定基礎。
“小技改”撬動降本增效“大杠桿”
今年以來,電化公司以小改小革推動生產成本持續降低,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電石分廠原有皮帶上料系統工藝流程復雜,落差較大,成品石灰破損率較高,白灰粉末外銷價格低迷;熱電分廠夏季受排汽真空影響機組無法額定出力運行、排汽真空低影響負荷導致廠用電量居高不下。面對種種難題,我們通過課題研究,技改技措實施,加裝白灰粉末壓球機以及上料系統改造,實現原材料全部吃干榨凈,每年產生的經濟效益約525萬元。空冷機組提效改造解決了高溫時段排汽真空低影響負荷的問題,提升了機組運行穩定率,每年可節約標煤5000噸以上。(賀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