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書治要·鹖冠子》中記載了春秋戰國時神醫扁鵲三兄弟治病的故事。魏文王問扁鵲:“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為醫?”扁鵲曰:“長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鵲最為下。”“長兄于病視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閭。若扁鵲者,镵血脈,投毒藥,副肌膚,閑而名出聞于諸侯。這個典故說明了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的道理。另外,這個典故還傳遞了其他道理。比如說,可以為提升合規思維能力導入過程論的視角,建立健全制度建設全鏈條工作機制,使風險防控和應對更加具有實效性。
一、合規的工作機制是提升法治思維能力和防范風險的保障。這里的合法規范工作機制,不僅包括按照合乎法律規范的制度建設,還包括職責崗位全面履行職責的流程,更包括員工標準行為的培養。在這層意義上,合規的工作機制與組織機構職責分工是一脈相承的,應健全分工明確、權責統一的制度,完善業務流程設計,根據法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支撐性的文件標準、行為標準進行具體規范。文件標準應列明允許事項,讓人們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做、應當怎么做。行為標準應明禁止事項,讓員工清楚哪些事情是不能做、做了必追責,還包括列明行使審批權的“規定”流程,讓人們知道經過哪些流程、如何做,才能確保所實施的行為合法、合理、合情、高效。
二、應當確立過程論的視角,充分認識企業事情,認識到制度覆蓋全鏈條都是必要且重要的,哪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力戒程序正義而忽略結果公平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聚力打造并不斷符合企業實際的合理制度。科學合理的流程設計是全過程監管防控機制的實效性保障,既要重視事后懲戒的“大手術”,又要抓好事中糾偏的“輕微小病”的治療,還要聚力于“病發之前”的事前預風險防范,做到“未有形而除之”。唯有讓事前的“大哥”和事中的“二哥”均獲得與之匹配的重視,才能夠讓其與事后做大手術的“扁鵲”相互配合,齊心協力筑起全過程監管防控的銅墻鐵壁。
三、應當堅持權責統一、深挖問題的原則,不斷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過程評估和瑕疵糾偏。出現了審計問題,應堅持“不逃避、不隱瞞”的基本原則,基于數據對相關程序、標準和糾偏機制再審視,查明表象原因和深層次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迅速地實施糾偏,防止聽之任之,只有如此,才能不斷提高運用合規思維解決企業高質量發展中突出矛盾和問題的能力。
四、扎實推進培訓、宣傳教育工作,讓進行事前和事中預防控制的理念獲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為預防控制論提供廣闊的實踐空間。如即便扁鵲及時指出了蔡桓公的病,只要蔡桓公不覺醒、不理解、不配合,那么,疾病從腠理到肌膚再到腸胃,事前、事中的防治措施皆無法施行。放到實踐當中來,就是打好“宣傳+培訓+督導”組合拳,以提高各重點單位培訓效能為著眼點,不斷豐富培訓形式,挖掘宣傳教育資源,重點引導以干帶學、學以致用,強化上下聯通的督導檢查機制,逐步提升制度執行管理水平,規范員工在業務操作環節的處置能力,不斷檢驗機制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循環促進、提高合規管理水平。(房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