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元公司聚力效益提升和轉型升級兩大任務,堅持“抓當下、謀長遠”兩手抓、兩促進,深入踐行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以“五變”破局,各項工作持續向好轉變,轉型發展跑出“加速度”。
“思維之變”凝聚奮進共識
充分利用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支部“三會一課”、全國兩會精神宣講會等,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職工認清形勢、明確目標,樹立信心決心,轉變思維觀念,進一步增強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廣大干部職工立足本職崗位,突出“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發揮主觀能動性,全力破解制約企業效益和發展的“瓶頸”問題,為企業降本增效、治虧創效建言獻策、積極努力,在全公司形成了“人人思變、人人思進、人人思干”的良好工作氛圍。
“管理之變”提升經營質效
構建起以市場為導向的柔性生產機制,強化產供銷財一體化高效協同,持續發揮裝置利潤測算模型作用,根據原料和產品市場的價格變化,及時測算各產品邊際貢獻,實時監控各裝置經濟效益,靈活調整裝置生產負荷及產品結構,確保各裝置經濟運行,實現效益最大化。持續推行周例會工作機制,切實把“規劃圖”變成“施工圖”,堅持清單式管理、跟蹤式推進、銷號式督辦。大力推進實施“組織架構、定崗定員、薪酬體系、人事制度”四項改革,目前,《薪酬結構調整方案》已確定,著力推動收入向一線崗位傾斜。堅持用“緊日子”過“好日子”,深入踐行“算賬”文化,制定《2024年降本增效實施方案》,建立完善考核機制,一季度通過從生產、采購、銷售、財務等各個方面深入挖掘,共計節約成本費用2300余萬元,并實現逐月減虧目標。
“創新之變”增強發展動能
聚焦企業轉型升級需要,努力尋求“錯油煤化”突破口,加速推進創新成果向產業鏈高效轉化,力爭以技術優勢贏得競爭優勢。制定了《應稅產品攻堅行動推進方案》,緊盯現有應稅產品進行科技攻關,135萬噸/年蘭炭升級改造項目具備投料試車條件,30萬噸/年柴油提質增效項目穩步推進,石腦油生產化工產品、酚基材料深加工技術研發等取得重大突破,“碳材料技術為中溫煤焦油高端化轉型開辟新道路”創新成果入選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典型案例名單,公司專利授權量突破130件。
“作風之變”營造干事氛圍
制定印發了《關于常態化長效化開展作風建設專項治理的通知》,組織開展了2023年度中層管理干部述職述廉述效,深化拓展“干部作風能力提升年”活動,持續開展黨員干部作風建設專項治理,推動各級管理人員切實將“勤快嚴實精細廉”作風落實在崗位上,體現在轉型發展的具體實踐中。將開展黨紀學習教育、深化“三個年”活動、年度重點任務落實等緊密結合,為全體黨員干部配發《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積極引導黨員干部堅持逐章逐條學、聯系實際學,進一步提升能力水平和工作質效,做到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以過硬作風和務實行動助推企業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
“民生之變”匯聚發展合力
職工群眾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主體,堅持把職工群眾的利益放在心上,持續為職工辦實事、辦好事,解決職工“急愁難盼”問題。組織召開了職工訴求及思想動態調研督導座談會,傾聽職工心聲,充分了解職工訴求,并全力協調解決相關事項。在深入聽取廣大職工意見、細致考察與調研的基礎上,對錦界至榆林通勤車進行了優化調整,將原來“一大一小”車輛調整為兩輛大巴車,進一步滿足了居住在榆林不同區域職工的需求。大力推進職工公寓改造,擬進一步完善宿舍基礎設施,改善職工住宿環境。職工幸福感歸宿感不斷增強,進一步鼓舞了干勁,增進了團結,凝聚了合力。(劉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