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劉燕,是神木煤化工富油公司職工餐廳一名普通服務員,也是隱藏在職工隊伍中的“托尼老師”。在這個寒冬,她拿起剪刀,重操舊業,用一雙美麗的巧手,連續為富油員工義務理發136人次,成為富油公司抗“疫”志愿服務一抹靚麗的“巾幗紅”。
疫情期間,劉燕一直堅守崗位,負責餐廳消殺、分餐、裝盒、點餐等工作,每當看到切菜人手不夠時,就主動與阿姨一起切菜,她就像一個陀螺一樣不停地在餐廳旋轉,心中只有一個目標,一定要把員工想吃的飯做好。當她得知富油公司廣大干部員工正為一頭“秀發”苦惱時,便主動請纓,利用休息時間免費為富油在廠堅守員工理發。她說:“自己在來富油工作前,一直都是從事理發工作的,這回自己的這門手藝算是派上用場了!”
劉燕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綜合管理部負責人孟飛的大力支持,他主動與工會聯系,將瑜伽室改為臨時理發室,并第一時間將信息發布在職工群。孟飛說:“小燕都愿意犧牲休息時間為大家服務,我必須全力支持啊!非常時期,需要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就這樣,在劉燕的張羅下,一把剪刀、一把椅子、一個推子、一塊塑料圍布,富油“臨時理發店”開張了,兼職的“托尼老師”正式上崗。剪刀在她的手中飛舞,嫻熟的動作使大家疲憊的面容增添了幾分精神,經過精心修剪,一個個又煥發出了神采。“謝謝燕姐,這下人感覺都精神了許多。”理完發的人都會由衷地表示謝意,而劉燕總是報之一笑,然后繼續低頭認真地推、剪。整整幾天劉燕的臨時理發店都異常火爆,大家紛紛預約,把她的日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第一天就“義”剪46人次,她的手藝也得到了同事們的一致認可!
理發是個體力活,尤其還是餐廳服務員的劉艷在工作之余才“開張”,連續幾天,她每天站立超10小時,手臂酸痛、雙腿發麻。部門領導體恤她的辛苦,提出讓她休息一天,她卻擺擺手說,“我沒事,疫情防控還在關鍵階段,我要盡快給大家剪完發,解決后顧之憂,我干的這些,和大家比起來,不算什么”。
劉燕主動為職工義務理發的事兒傳遍了富油公司,讓大家對她豎起了大拇指。除前段時間集中義務理發百余人后,還有不少員工有理發需求,對此她把臨時理發店搬到了宿舍。中午休息時間“嚓嚓嚓”的推剪聲不停從她宿舍傳出,“看著連續堅守在‘疫’線崗位員工和返崗人員,作為一名普通服務人員,能做得非常有限,我就盡己所能服務好大家!”就是這樣簡簡單單的初心,激發她拿起剪刀“重操舊業”,為一線人員解決了“長發之憂”!“發”短情長。
劉燕用自己的熱心善舉為富油堅守一線員工送去了暖心、關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服務精神,為奪取疫情防控貢獻了巾幗力量。(白雪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