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神木煤化工能源公司緊緊圍繞降本增效做文章,通過創新思路、深挖潛能、修舊利廢,全體員工精打效益“算盤”,“節”盡所“能”推進降本增效穩定運行工作。
創新工作思路,強化生產運行
為轉變傳統思維模式,注入“新鮮血液”,激發團隊活力,能源公司積極下發《“師帶徒”管理辦法》和《修舊利廢管理辦法》,實現上半年辦公費用比去年同期減少3.5萬元,下降14%。積極探索“多對一”的“師帶徒”模式,“盤活”現有資源,積極引導全員參與“人人都是創效者,崗位就是利潤源”攻關項目活動,累計收到200余項攻關創效申報。其中“物聯網+智慧行車”、引進預知性在線監管系統、電石爐自動巡檢機器人等多個項目對企業賦以“數智化”創新;一種汽輪機高壓細水霧滅火裝置、一種脫硫廢液的處理結構、智慧電廠生產管理數字化系統軟件等5項實用性專利在高質量發展的比賽中成為“加分項”。同時,能源公司緊緊圍繞年度重點工作和關鍵環節,組織開展“三比五優”崗位勞動競賽,探索創新,激發職工創效活力,每季度評選4個優勝集體、3個管理明星、2個技術明星、2個崗位明星、2個安全標兵、3個維修標兵,充分發揮“1+群”效應。
深入立體挖潛,強化降本增效
據悉,能源公司車間員工提出利用晝夜溫差大的特點,通過投運噴淋泵來增加機組最大出力負荷。創新性設計了主蒸汽、主凝結水大母管制的并列應用大母管,投運后二期負荷率達到機組設計容量的100%。降低了電石廠網上下電電量,每小時向二期機組多供15000KWH,年度切實可創效1300余萬元。組織車間員工對空冷散熱翅片沖洗,每天多發電19.2萬度,產生效益5.31萬元。更換了32臺高耗能電機,對蒸發器出口氨氣分配管道清理疏通,提高氨水利用率,優化改造雙介質過濾器漏沙,累計全年可節約成本60余萬元,創新30余萬元。還根據電費成本將生產時間分為尖峰平、谷兩個時間段,避峰填谷。將電石裝置總負荷控制在11萬kW以內,降低了高電價時段的電力使用,減少了用電開支。同時利用用電低谷時段,將電石裝置滿負荷運行,成功降低了電石生產成本,實現了降本增效。
增強成本意識,堅持修舊利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