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緊日子”過“好日子”
學習研討會上的發言
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辛文輝
“四種經營理念”是集團提升管理效能、創建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理念。自提出以來,集團上下各層級不斷深化認識與理解,指導生產經營提質增效,在推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效果。下面,圍繞“用‘緊日子’過‘好日子’”這一主題,結合辯證法思維,就如何在實踐中有效踐行,我談幾點體會與大家交流共勉。
過“緊日子”和過“好日子”看似矛盾,實則體現了深刻的辯證哲學,既是當前“緊”和長遠“好”的對立統一,更是“緊”的過程積累向“好”的結果質變的飛躍發展,又是從被動“緊”到主動“好”的螺旋上升。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運行起步總體平穩,但也面臨了外部沖擊影響加大,化工產能過剩等問題困難,企業高質量發展充滿挑戰。在這樣背景下,用“緊日子”過“好日子”就成為我們以自身管理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的必然選擇。
一是要做好“過緊日子”的統籌,實現整體推進。今年一季度,公司在成本管控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化工產品蘭炭、油品、電石生產成本同比分別下降211元/噸、469元/噸、198元/噸,下降幅度分別為24.5%、10%、8.4%。但在成本管控工作上“謀一域”居多,謀全局不足。這就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既要抓宏觀方向、又要抓精準突擊。一方面要在統籌兼顧、全面推進中加強降本增效頂層設計,建立全流程、全過程、全要素的常態化成本管控體系,強化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的制度機制保障。另一方面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善于牽動“牛鼻子”,從打造以精益思想為指導的算賬文化、落實艱苦奮斗的辦企理念入手,從問題最集中、浪費最明顯的原料集中采購、生產過程管理等重點環節入手,杜絕一切管理浪費現象,堅決降低生產經營各類成本,推動過“緊日子”往實里去,往深里走,不斷提升各類資源高效利用,深挖增效潛力。
二是要找準“過緊日子”的方向,實現有為有效。過“緊日子”既要有所為,也要有所不為。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片面認為一切費用都要壓降。要把握有所為的方向,凡能給企業帶來增值的一切活動,尤其是安全環保消防投入、高質量項目建設、“五小創新”改造、管理工具提升、職工穩定所需,該投入投入、該用錢用錢。當省不用,當用不省,要真正把錢用在“刀刃上”,擴大經營增效。要結合企業實際,厘清不可為的邊界,具體在實際工作中,要強化調查研究,以效益為導向,企業不需要的堅決不投入,不能帶來效益的項目堅決不立項。要堅持精打細算,從嚴從緊把好預算管理、物資采購、各類專項資金使用等關口,釋放降本潛力。要從嚴壓縮非生產性費用,減少非必要各類活動費用。同時,要嚴格按照作風建設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求,落實厲行節約,勤儉辦企的要求。
三是要推進“過緊日子”的行動,實現利在長遠?!斑^緊日子”不是空談,而是真正腳踏實地行動。對我們來說,用“緊日子”過“好日子”既功在當下,也利在長遠。當前,公司正處于決勝扭虧增盈攻堅戰的關鍵時期,時間緊、頭緒多、任務重,尤其一季度欠產欠收較為嚴重,攻堅二季度,完成雙過半任務目標更加繁重。我們要以精細落實用“緊日子”過“好日子”為抓手,苦練內功,提質效,主動作為,把工作謀劃轉變為工作實踐,把“設計圖”轉化為“施工圖”,力爭為公司完成“雙過半”任務取得更大成效。同時也要看到過“緊日子”不是一時之需、權宜之計,而是長期性、常態化的要求。只有長期堅持過“緊日子”,才能實現過“好日子”的質變。我們必須著眼長遠,保持定力,在意識上扎根、思想上認同,行動上落實,錨定企業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將過“緊日子”轉化為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底氣,才能實現發展的“好日子”。
同志們,用“緊日子”過“好日子”是最質樸的方法論,也是企業應對挑戰,穿越寒冬,迎來春天的切實舉措。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過“緊日子”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將過“緊日子”融入公司深化改革、轉型升級的每一項工作中,融入到每一位員工的日常行為模式中,成為我們有能力應對復雜市場變化的“潛力板”。二季度是全年發展的“黃金期”更是沖刺“雙過半”的關鍵期,我們要緊扣“緊日子”過“好日子”的理念,推動公司決勝扭虧增盈攻堅戰取得更大成效,助力集團“十五五”工作開好局、起好步。